12月5日下午,由三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我校联合举办的2024年度“天涯讲坛”学术讲座系列活动第五期,在我校三亚校区3303教室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特邀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思朋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北部边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贡献》的精彩讲座。
崔思朋首先带领现场师生回顾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王朝的出现与边疆治理的密切关系。他指出,自秦汉以来,随着疆域的不断拓展,中原王朝多通过发展农业来治理边疆,特别是北部边疆。秦与西汉、隋唐及清代,这三个时期的中国均建立了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其中清代的北部边疆和平稳定局面尤为显著,促进了区域内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使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达到了鼎盛。
然而,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尤其是西方学界,多将长城视为中原王朝与草原政权的绝对边界,这种线性割裂双方关系的观点在传统中国历史记述中普遍存在。崔思朋对此进行了批判,并指出这种错误观点导致了历史解释中的困难与矛盾。他强调,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座中,崔思朋还提到了近代日本企图瓜分中国领土时,大肆鼓吹长城以外非中国的观点,试图将长城以北的草原民族历史从中国历史中分离出来,为侵略行为开脱。他对此表示,这种线性割裂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它违背了历史事实,也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
最后,崔思朋将话题转向当代,强调了北部边疆的主体区域——内蒙古自治区在党和国家边疆与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正北方,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和文化特色区。近年来,党和国家为内蒙古自治区确立了“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这充分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讲座加深了听众对北部边疆历史贡献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本次讲座为“天涯讲坛”学术系列活动第五期,由人文社科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
崔思朋简介:崔思朋,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骏马计划”B1岗位入选者,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黎宗荔)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