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兵役机关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我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下篇文章”,精准掌握入伍新兵在部队的适应情况与思想动态,传递学校对国防事业的坚定支持和对学子的殷切期望,持续巩固国防教育成果,我校武装部征兵办老师汪泉于10月18日至24日辗转千里,奔赴四川、贵州、海南三省,深入各新兵承训部队,亲切看望我校2025年秋季光荣入伍的学生,送去我校全体师生的暖心慰问与美好祝愿。

此次回访工作聚焦强军目标,针对不同批次、不同阶段入伍学子精准开展慰问:汪泉首先抵达四川成都武警警官学校,重点看望我校2022年体育学院入伍大二学生薛千星——他以过硬的军事素养和突出的履职成效,先后荣立“四有”、两次三等功、2024“海南十大杰出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经过多重考核成功提干。其成长历程既是个人践行强军使命的生动实践,更是我校为国防输送优质人才的鲜活例证。
第二站,汪泉前往四川内江市武警部队,与新训单位官兵深度对接,参加回访座谈的是三亚市所有入伍新兵。他细致了解了大家的训练日常、生活保障及思想发展情况,全力解决其适应难题,夯实新兵安心服役的思想根基,鼓励大家坚定信念、刻苦训练、磨砺意志、锤炼本领,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迎接属于自己的军旅生涯。
第三站,汪泉走进贵州省军区,看望我校3名入伍学生,汪泉与承训部队领导座谈,同步落实学校拥军优属举措,让三位学生深切感受学校的关爱与支持。在历时一个多小时的回访座谈中,从多个角度来了解新兵的思想动态,包括想家、训练压力、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落差等方面的真实想法。值得欣慰的是,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饱满,适应力很强,充分发挥特长,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最后一站,汪泉抵达海南省东方市武警新训基地,汪泉与基地领导、带兵骨干座谈,深入交流,重点关注我校3名新训学生训练进展与思想状态,激励他们以钢铁意志锤炼军人本色,扛起强军兴军的时代责任。
在为期7天的新兵回访期间,汪泉代表学校勉励大家:“当代青年,要有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危难险重时,有人赴汤蹈火;民族危亡时,有人精忠报国;身负重托时,有人鞠躬尽瘁。你们身上还流淌着一腔热血,身为共和国的战士,你们更应该勇于承担,争取成为民族之精英,国家之栋梁!要珍惜戎装机会,牢记‘明德、博学、励志、笃行’校训,在部队大熔炉中淬炼成钢;要以苦为乐、刻苦训练,争当精武标兵;要严守纪律、听从指挥,加快实现从大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要胸怀家国、矢志强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伟业,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看到学校的老师,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这是回访过程中新兵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有的学生眼眶已经湿润。在各单位组织的座谈会上,一张张黝黑而坚毅的面庞,身上略显出肌肉的骨骼,褪去了昔日的青涩,增添了军人的刚毅。汪泉向新兵转达全校师生的问候与祝愿,传递学校对国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生们主动分享感悟向母校领导及老师同学们汇报:“伙食好,吃得香;训练虽苦,但身体素质、意志品质、思想觉悟显著提升,已适应部队节奏,必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军使命,不辜负学校与国家期望。”
此次回访,既是学校对入伍学生的温暖关怀,更是一堂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国防教育课。通过与部队深度对接,我校武装部征兵办精准掌握当前部队对新兵素质的核心要求,为优化征兵宣传、提升役前教育质效奠定坚实基础。部队领导高度肯定我校兵源质量,对我校输送的优质兵源和持续的关怀支持表示感谢,并称赞我校学生“文化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思想觉悟高,兼具大学生求知欲与军人责任感,是强军兴军的骨干力量”。
新兵回访是连接军地的重要纽带。此次跨三省四地的暖心回访,有效稳定新兵思想、激发其训练热情,进一步深化军地协同育人成效。我校武装部将持续扛牢国防教育责任,抓实拥军优属与后续服务,当好入伍学生坚强后盾,激励更多优秀学子携笔从戎、献身强军事业,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中绽放光芒,书写青春华章。
(责编:陈秋诗)
|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