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主办,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三亚拉开帷幕。
研讨会聚焦于在全球化浪潮与“一带一路”倡议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这一世界发展的核心主题,致力于为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专家打造一个高端且极具深度的交流平台,深入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互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深远意义。会议征集相关主题论文205篇,围绕文明互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博物馆、四川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团队带头人杨超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唐旭分别致辞。
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团队带头人杨超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致辞
赵少华在致辞中祝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喜迎70周年校庆,并向学校全体师生及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她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共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赵少华指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依托三亚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立足海南、面向南海、面向东盟,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成立了东盟研究院、国际学院,开展汉语教育和推广工作,已拥有了一批专、兼职的资深专家,陆续发表专著、调研报告等研究成果,硕果累累,为地方经济发展,解决社会民生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多次成功联合主办或承办了高水平国际会议和文化交流活动,此次研讨会也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号召的重要举措。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唐旭在开幕式致辞
唐旭向参会嘉宾致以诚挚敬意与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学校自创办以来,以文科起家,在岁月的沉淀中,逐步形成了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等优秀学科,这些学科凭借深厚的民族底蕴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他表示,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一方面着力打造完善的学生梯队,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与国际视野拓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汇聚了一批批优秀学者,构建起一支富有创新活力与科研实力的师资队伍。他指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文科建设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文化传承到国际交流,从政策研究到社会治理,文科力量将深深嵌入自贸港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文化支撑。
知名学者王延中、尹绍亭、裴盛基、史吉祥、马东平等教授在大会上分别就 “人类适应新论”“延续中华民族植物文化根脉, 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植物学”“博物馆:文明互鉴的载具”等议题作主旨报告。
本次“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开启了一场学术思想的盛宴。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们围绕多个核心议题开展深入研讨,通过分论坛、研究生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
(责编:陈秋诗 审核:乔晓旭)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