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海洋安全教育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提升教师海洋安全意识与素养,完善海洋安全教育体系建设,2月5日上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三亚校区行政楼217会议室召开第一届海洋安全教育与标准化研讨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团标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教育标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建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副主任吴军,国家开放大学培训学院院长、培训中心主任汪启富,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原审评一部主任郭丹,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与交流中心研究员袁礼;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校长王道儒,党委常委、副校长穆军参加会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陈锐主持会议。
陈锐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详细介绍。他着重介绍了海洋安全教育与标准化在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强调了海洋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陈锐表示,我们要结合海南的地缘优势,从微专业做起,探索标准化教育,从而延伸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汪启富以《课程设计与开发标准化路径探析》为题作专题报告。他从课程标准化的背景和意义、标准化设计的五大支柱、标准化工具包、实践案例和破除标准化的困境等5个方面对课程标准化的重要性、优势价值、实施方法和工作建议进行了详细解读。
郭丹作题为《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的专题报告。她围绕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标准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标准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标准体系表内容要求、标准体系框架示例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助力院校高质量发展。她表示,标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顶层设计和基础保障双重作用。标准体系的深入实施并不断完善,就是对发展战略目标的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贯彻,就是对标准体系的适用性的验证和检测。
张建强作题为《从战略研究到专项行动》的报告。他从缘起、对标、机遇、布局和思考5个方面,对政府的委托课题、中央的战略部署、五部委行动计划、标准化教育生态、热海的三大机遇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张建强结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机遇。
学校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子玉作题为《高等院校海洋安全教育体系建设探析》的汇报。王子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对教育目标与体系构建、实施途径与方法和人才培养与支撑保障三个方面的深入解读,汇报了学院在海洋安全教育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未来规划与具体举措。
交流分享环节,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海洋安全教育与标准化的思考和关于海洋类学科标准化制定的建议。袁礼针对海洋安全专业建设的标准化如何落地落实进行了讲解,希望通过标准化教育树立规则的意识、规范的形态和规定的程序,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牟延林在总结讲话中对学校自更名转海发展以来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指出学校已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建议未来要继续加强海洋安全教育的标准化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化与各方合作,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党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工作处、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处、人文社科处、海洋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学院、国际航海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摄影:乔晓旭 审核:谢春雨)
相关附件: |